重庆比火科技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 2021-09-17 19:16 浏览:次 来源:永利集团

公司名称:重庆比火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员工人数:12

主营业务:大数据,软件开发和电子产品销售

法人:熊扬石

 

2015年读大二的时候,看到手机上的腾讯新闻有一篇《京东计划开拓高校市场》的文章。我反复看了5遍,研究了其中的可行性和真实性。由于我本身所在永利集团星湖校区,地理位置偏僻,对于我们想进行实体创业的同学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阻力。刚好那个时候的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而且互联网的优势就是可以不需要依赖线下实体,利用线上可以很好的规避我们校区偏僻给我们创业带来的障碍。于是通过多方努力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接触到了京东校园主管,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是利用了互联网推广的优势。互联网前期为了开拓市场,会有大量的优惠券补贴。当时的补贴力度非常之大,只要是新用户就会有满30.1元减30元,满100元减99元和满3000元减500元等优惠券。我们的第一桶金刚好就是日百开始的。我们最早接触到的是很多超市的饮料类产品,我们熟知的怡宝或者农夫山泉的550L矿泉水在批发商市场平均是1元的成本,我们利用优惠券的价格做到0.45元的成本。我们团队3人自己去大部分的乡镇上去和超市谈合作。在经历了6个月的努力后,我们获得了60万元的收入。这对我们初期创业来说是非常大的鼓舞。

再之后,我们了解到了电子产品的批发渠道市场。我们团队决定放弃日百市场,因为日百的体积大,重量重非常占空间。而电子产品就不一样,它很小而且轻便。就算有100万的存货对空间也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在接下来的创业中的重点就在电子产品的批发渠道市场上,我们不断的深耕和开发。其实电子产品是非常消耗运营能力的,它需要有每周甚至每天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这个项目需要充足的资金,广阔的渠道商和电商的分析能力。正因为我们以上3点条件都具备,我们从开始的5人团队到2017年成立重庆比火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有12人的规模。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18年整体的市场大环境不太好,尤其是互联网的补贴力度在很明显的减少。对我们公司来说造成来非常大的压力,无论是营收和利润都有很大的影响。在2018年下半年我们公司开会决定将电子产品的比重于原来的85%调整至40%,增加其他的项目来给公司增加新的收入增长点。在下半年我们公司引进来大数据和短视频项目,这两个新项目给我们带来了不错的收入。由2018年的市场大环境不好,公司业务受到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没有太多的错误决定,积极应对挫折和困难,并想相应的方法解决。

2019年,我认为短视频是风口,我不断对短视频加大投入资金,时间和人力去做。结果半年时间过去,不仅没有多大收获,而且造成了我们的公司的资源浪费和亏损将近50万。我们最终以失败收场,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经验教训。往往是新接触的行业或者未知领域前期不应该高成本和高投入的去尝试。创业其实可以试错,但是应该是低成本的尝试。

其实对于多年的创业者来说,我们觉得我们最需要政府部门帮忙解决企业的税收和融资方面的事。也希望多出一些解决企业税收和融资方面的创业政策。创业生态圈的几点建议:1,可以向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学习设立永利集团种子资金。创业的很大苦难在于资金,尤其是创业初期。2,少一些形式上的会议和材料,尤其是对于真正做项目的企业。其实这个意见可能会不太喜欢,但我觉得依然有必要提出。真正在做项目的企业的心思大部分扎根于做好在做的项目和寻找好的新项目,经常忙到很晚,所以有些会议或者材料可以不用就尽量不要。去“行政化”,让企业在创业园区优胜劣汰的进出。3,政府已有的一些相关支持企业政策可以打印出来发给企业。因为不是每个创业者都了解政府的政策,如果帮扶园区企业让企业通过园区了解到现有的支持创业政策。

创业的启发,创业这条路没有一帆风顺。有收获成功的意气风发,也有面对失败的郁闷苦涩。创业其实可以带来非常大的个人改变,会增加自己的财富积累,会拓展自己的人脉社交,会开拓自己的视野格局。给我自己最大的感悟就是在创业路上不要担心失败和过于贪婪,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在接下来的创业路上,我会努力把公司转型。成为一家以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会轻易的被平台或者行业卡脖子,努力向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学习。在创业路上还是会勇敢的尝试新的项目,类似于目前比较热门的区块链项目。勇于试错,在前期低成本尝试和不断跟进时代与社会的发展。